“我们是病理医生的眼睛”在全国比赛中拿大奖的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苏挥技师这样说
2025-10-22 16:38:15          来源: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 | 编辑:邢修宇 |          浏览量:3515

在刚刚落幕的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主办的第三届第三次全国石蜡制片竞赛中,我院病理科苏挥主管技师凭借精湛技艺与稳定发挥,从296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二等奖!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位幕后医者,聆听她关于病理工作的理解与坚守。




精准切片 为诊断保驾护航


谈到病理工作,苏挥技师认为,这份工作远不止处理标本那么简单。“我的工作虽然不直接面对患者,但其影响却贯穿于患者诊疗的全过程。”


在她眼中,病理技术人员是病理医生的眼睛,一份高质量的切片是准确诊断的基石,直接决定了病理诊断医生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什么。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她在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





精益求精 于细微处见真章


病理切片技术看似流程化,实则蕴含着极高的技术含量。苏挥技师坦言,最难的是在漫长而复杂的制片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精湛的技术和稳定的质量输出,要将人为和技术变量的影响降到最低,最终将最真实、最清晰的细胞形态呈现给诊断医生。


为了不断提高切片的精准度和结果的准确性,她有着自己的坚持。


坚持进行切片初筛:在交付给诊断医生前,她总会自己在显微镜下快速浏览切片,仔细检查是否存在褶皱、刀痕、染色不佳等细微问题,并及时重做,确保万无一失。


坚持加强与诊断医生沟通:她非常注重与诊断医生的交流,及时反馈,持续优化,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作闭环。





载誉而归 实力与心态并重


她多次参加比赛都能载誉而归,苏挥技师将成绩归功于运气和情绪稳定。然而,这份轻描淡写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技术打磨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她还特别提到,科室黄亚老师曾获得冰冻切片全国二等奖,榜样的卓越成绩既是压力,更是她不断前行、追求卓越的动力。技术的传承与超越,在病理科悄然进行。





有爱集体 是后盾也是动力


谈及所在的病理科,苏挥技师的描述充满了归属感与自豪感。


“我们科室是个有爱的大家庭,团结协作,积极向上。”


她说大家在娄国辉主任的带领下,科室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和谐的氛围、同事间的互相支持,让她坚信病理科的未来会越来越好。这个集体,既是她坚实的后盾,也是她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立足当下 展望未来


对于未来的工作规划,苏挥技师目标明确:“随着病理诊断与技术的发展,临床对病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非妇科液基标本越来越多,我想把细胞蜡块技术掌握得更好,更好的为临床服务。”始终立足于本职工作,追求技术的极致,这便是工匠精神最朴实的体现。


在医学的浩瀚星空中,病理科医务人员或许不像临床医生那样频繁站在聚光灯下,他们常年与显微镜、组织标本为伴,在方寸玻片间探寻疾病的真相。但正是这群“医生的眼睛”,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关键的依据,默默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让我们为苏挥技师点赞!

为默默奉献的病理科团队点赞!


责编:邢修宇

一审:胡蔓

二审:刘宏远

三审:姚军 陈世杨

来源: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

鼎城新闻
最新资讯
我要报料

  下载APP